谈及2012年中国经济乃至宏观调控的关键词,“稳”已取代“快”成为主旋律。继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稳中求进”的方针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稳增长又成为各方热议与建言献策的最大话题。本报记者也就化工行业如何实现稳增长采访了多位业界代表和委员。
欲实现稳增长 先立足扩内需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面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影响,部分子行业和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兖州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局主席耿加怀告诉记者,面对当前较为复杂的经济形势,化工行业要实现稳增长有较大困难。目前看来,有些行业无节制的发展造成了产大于需。而从下游需求看,国家刺激内需的政策又难以长久奏效。比如家电行业,老百姓不会年年换新电视,所以需求就不会稳定。而另一方面,企业的成本压力增加,比如人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忠正认为,现在行业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情况。2011年全国氯碱行业的装置负荷仅为70%左右,多数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冯怡生也表示,今年化工大省山东的行业发展速度肯定会放缓,因为现在企业的日子比较难过。一方面外部形势错综复杂,另一方面产品需求已显现疲态。
尽管如此,代表委员们还是认为,行业要实现稳增长,首先要立足国内市场,通过扩大内需来保持稳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告诉记者,2011年,面对欧债危机和美国的“双反”调查,我国光伏产业陷入低谷。这些因素对奥克化学的太阳能多晶硅切割液产业也有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奥克化学主攻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内需。“虽然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速度有所放缓,但由于住宅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去年我们高效混凝土减水剂的产量比上年增加了70%,公司销售额比上年增加了30%。这说明内需不仅是化工行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摆在眼前的商机和发展动力。”朱建民说。
朱建民认为,要扩大内需,首先企业的产品要与当前市场需求充分对接,就他所在的企业而言,下游市场的建筑、水利等领域都是国内非常有前途的行业。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也表示赞同。他认为,发展和增长仍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因此,作为刚性需求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将持续上升,新能源的国内市场需求量也将持续上升。这是企业扩内需的一个好切入点。
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向记者介绍,传化集团早在10年前就探索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通过结构优化,企业形成了化工、物流等多元化对接。因此,面对去年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传化集团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速度。
“现在炼油化工产业最具前景和潜力的还是国内市场,因为美国和欧洲的炼油化工业已停滞不前。因此,我们为了资源可以适当地走出去,但也必须看清楚,石化产品的市场空间主要还是在国内。”全国政协委员、石化行业资深专家王基铭这样认为。
王基铭还表示,我国石化产品在国内有很多终端消费领域,比如在家电领域,不少化工材料还是靠进口。目前的关键是国内石化企业要更好的与下游企业紧密对接。“如果生产企业能和终端市场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开发新产品,而且质量是稳定的,能逐步替代进口,这就是很好的扩大内需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国内企业抱团,通过技术升级、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来应对国外产品的挑战。”王基铭如是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长姚献平也认为,只有把科技创新理念真正注入到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接受的整个过程,企业才能实现稳增长。
提振实体经济 首推小微企业
要实现稳增长,就需要提振实体经济,这已成为多位代表委员的共识。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国家应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据了解,我国实体经济中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各个领域,承担了保障就业、推动经济的重任。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非公经济总产值5.65万亿元,占比50.11%,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石化行业非公经济产值占比首次超过公有经济。因此,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要提振实体经济,特别要关注中小民营企业。
朱建民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困境,很多中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这种局面诱导越来越多的实体经济逐步转向非实体经济,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潜在风险。上市对于化工企业来说虽然是很好的融资途径,但是毕竟只有少数企业有这个实力。
此外,朱建民还认为,目前采油、炼油等基础化工产品主要由国有企业垄断。而下游精细加工领域基本是民营企业,不仅行业分散,而且企业众多,形成了多家中小企业对接上游几家大企业的情况。他认为,下游实体经济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上游的实体经济也会受影响,因此国家应该出台措施,建立产业链价值合理分配的行业体系,不能使利润过于集中到某个产业。
对此,朱建民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要完善相关政策,规范民间借贷机构的行为,引导那些曾经偏离了主业的民间资本回归实体经济。
冯怡生也认为,目前不少民营企业面临资金困难,银行对贷款给这类企业没有充足的信心;而国有企业就不一样了,有资源优势,有贷款来源,就有发展保障。眼下,不少民营企业只能自己想办法。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告诉记者,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非常需要支持。他希望国家在财税政策上能给予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具体的帮助,比如在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营业税方面。他希望商业银行能拿出1/3的贷款,专门用于小微企业或民营企业。他还表示,小微企业要发展,要有系列扶持措施。一个是金融服务,一个是物流服务,还有一个是科技服务。这三项扶持对中小企业非常重要。
不过,也有代表委员表示,关于化工行业小微企业的发展,除了国家扶持,还需自身努力。“化工产品门类很多,有几千种。在这种情况下,化工小微企业有很大的生存余地。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我国的小微企业缺少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应该积极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研发能力,不断更新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曹湘洪说。
保障资源供应 须落实两手抓
要实现稳增长,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必不可少。在本次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就如何保证国内油气供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告诉记者,我国石油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做有机化工最基础的原料;二是用于车船、飞机的燃料。目前还找不到可有效替代石油的能源,但国内需求却直线上升。目前国内石油年需求量为4亿多吨,预计2030年将涨到5亿吨以上。国内石油供应情况不容乐观。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原总地质师茹克告诉记者,天然气值得优先考虑。天然气的生成和赋存领域要比石油广泛,发展空间更大。过去,几家石油央企都是专注石油比较多,往往偏重于先拿油,气先放下。如果企业能够重视开采天然气,思路就完全不一样了。
贾承造则认为,非常规油气应该成为油气开发的主要增长点。非常规油气主要包括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四种。在致密油方面,目前我国的鄂尔多斯、准噶尔、四川、松辽这4个盆地都有,其中鄂尔多斯已经开始开发了。虽然目前技术还不成熟,产量较低,但可以解决。我国的致密气资源量同样很大,目前鄂尔多斯每年产量为100亿立方米,将来还可以进一步发展。页岩气在四川已经见到气了,但大批量的开发生产技术不成熟,正在进行攻关。煤层气技术已经成熟,去年产量为20亿立方米,根据规划,未来产量会涨到50亿~100亿立方米。他认为,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应该吸引民企加入,这样可以加快发展。如果放开非常规油气开发,一要讲资质,二要技术先行。民营企业可以投资几家大的公司,统一来做,然后分红。
要保障资源供应,走出去也是重要途径。
贾承造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独特优势。一是政府和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二是中国企业有很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特别是在油田开发等基本建设领域,跟西方公司比一点都不差。
曹湘洪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改变传统思路,资源的概念要扩大,不仅原油是资源,初级产品也是资源。目前不少拥有原油资源的国家比如中东的沙特、科威特等,都在加快发展自己国内的炼油石化项目,他们以后出口的原油量会大幅减少,而成品油、聚乙烯、聚丙烯等下游产品出口数量会增加。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既要重视寻找油气资源,也要重视通过合资合作到资源国发展炼油及石油化工业务。
曹湘洪还认为,目前国内走出去的步子不快,这与国内注重GDP的考核体制有关。大家都认为炼油石化是支柱产业,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所以地方有发展炼化项目的积极性,老拽着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要破解这个难题,一要鼓励大公司走出去;二要鼓励三大油企和地方民企合资走出去;三要支持民间资本联合成立海外炼油石化项目投资公司;四要改革目前的GDP考核机制,建立新的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地方支持更多企业到海外投资。
全国政协委员、宝塔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孙珩超则建议,国家要通过政策鼓励民营石化企业走出去。一是尽快放开有条件的民营石化企业进口原油的权利;二是民营石化企业走出去要有国家金融做背景支持;三是必要时敦促大型国有石化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上与民营石化企业合作;四是建议发改委和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企业做试点,之后逐步推广;五是国家应在中阿经贸论坛的平台上开放石油进口。
www.kanghuahuanbao.com 不锈钢水箱
|